聖誕佳節是每個品牌年底衝刺業績的決勝點,紛紛推出迎合節慶氣息的禮盒、限量產品來搶攻消費者的荷包,如果你和我一樣對「節慶限定」無法招架…那我還真不知道該不該推薦你繼續看下去>.<,因為我們要來介紹幾樣聖誕限量產品和應景行銷呦…哎呀,看一下嘛,畢竟一年就只有這麼一次啊…
Agnès b
每年聖誕都會推出限量商品的Agnès b,今年自然也沒讓你我失望!以可愛的兔子為主角、與小巧巴黎鐵塔場景結合的音樂盒,造型討喜、十足溫馨,另外還有多款色彩的Agnès b聖誕吊飾、節慶限量的杯組、巧克力禮盒…多款正港的聖誕限定商品,絕對是節慶狂、收藏迷送禮自用兩相宜的選擇哩^^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一年之計:2012月曆設計
是的,我知道,時間咻一下就過去了,眼看居然就要和2012招手、歡迎她的到來,還真有點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啊…憂的是這2011也未免過得太快了(咳咳咳~還沒到發表年終感言的時候吧>”<),喜的是…又有一種能夠重新來過的快感!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把手邊的日誌、月曆、桌曆、行事曆全都換上一輪,新年新氣象哪,如此一來,上頭記著的所有計畫一定都能順順順啦! (老天保佑!)
也因此肩負這樣重大的使命,日誌、月曆、桌曆、行事曆們自然也不能長得太平凡哪(誰說的?) ,我們這就搜羅了好些個相關設計品,來給大夥兒參考參考哩。
彩虹般的配色總能在第一時間抓住目光,抽屜式的設計不僅兼具收納的功能,儼然也是可自行調整日期的萬年曆形式(不過我個人是很懷疑「萬年曆」這種東西啦,用個一萬年怎麼可能不膩咧) 。只是它上頭完全不能記事嘛,仔細一看,精緻度也似乎不怎麼好,要的話也是能自己DIY的吧…什麼?!我沒看錯吧?這東西要價5000多塊日幣!那也實在太超過了…
也因此肩負這樣重大的使命,日誌、月曆、桌曆、行事曆們自然也不能長得太平凡哪(誰說的?) ,我們這就搜羅了好些個相關設計品,來給大夥兒參考參考哩。
實用度♥♥♥♥ 好感度♥♥♥♥
彩虹般的配色總能在第一時間抓住目光,抽屜式的設計不僅兼具收納的功能,儼然也是可自行調整日期的萬年曆形式(不過我個人是很懷疑「萬年曆」這種東西啦,用個一萬年怎麼可能不膩咧) 。只是它上頭完全不能記事嘛,仔細一看,精緻度也似乎不怎麼好,要的話也是能自己DIY的吧…什麼?!我沒看錯吧?這東西要價5000多塊日幣!那也實在太超過了…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廚房裡風景—廚具、餐具設計
從花蓮回來後,就對廚房裡上刀山下油鍋這回事培養出了興趣(請參考:海邊生活簡明辭典),想要在台北繼續複製這個「遊戲」,可偏偏家中的廚具、餐具不是缺這缺那,就是僅具實用性而絲毫勾不起玩樂的興致。
開始搜尋起好用又好看的廚具、餐具,才發現「進廚房」關乎的不僅僅是廚藝這回事,一干器具設計所投注的巧思、心力也不容小覷,在這些鍋碗瓢盆的加持之下,就算自身廚藝不精,功力也能頓時(看起來)上升一個等級!
這就有請各位看倌一同欣賞以下這些惹人心癢難耐的設計品們,或許你就能知道我何以如此入迷~~~
handle me
看起來很普通?是的,看起來很普通,但若是這些器具在手,那種真實的觸感絕對更叫人感動。來自挪威的設計工作室angell wyller aarseth製作了這一系列名為「handle me」的廚具,以沉甸甸的鑄鐵為主體、真材實料的原木為把手,異材質、異色調在各自的位置上相得益彰;它不是那種拿來拋鍋、快炒的工具,而是要讓人體會烹煮過程的愉悅。試想一下,金黃色的橄欖油在鑄鐵鍋裡滋滋作響、起著油亮的細緻泡泡,小小的藍色燄冠放送恰到好處的溫度,從握著原木把手的掌心傳來,像是生命的一種形式。非常浪漫不是嗎?
開始搜尋起好用又好看的廚具、餐具,才發現「進廚房」關乎的不僅僅是廚藝這回事,一干器具設計所投注的巧思、心力也不容小覷,在這些鍋碗瓢盆的加持之下,就算自身廚藝不精,功力也能頓時(看起來)上升一個等級!
這就有請各位看倌一同欣賞以下這些惹人心癢難耐的設計品們,或許你就能知道我何以如此入迷~~~
handle me
看起來很普通?是的,看起來很普通,但若是這些器具在手,那種真實的觸感絕對更叫人感動。來自挪威的設計工作室angell wyller aarseth製作了這一系列名為「handle me」的廚具,以沉甸甸的鑄鐵為主體、真材實料的原木為把手,異材質、異色調在各自的位置上相得益彰;它不是那種拿來拋鍋、快炒的工具,而是要讓人體會烹煮過程的愉悅。試想一下,金黃色的橄欖油在鑄鐵鍋裡滋滋作響、起著油亮的細緻泡泡,小小的藍色燄冠放送恰到好處的溫度,從握著原木把手的掌心傳來,像是生命的一種形式。非常浪漫不是嗎?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撼動你我生活的150位名人
歡慶15歲的Wallpaper*,在本期內容中推選出150位在這15年間影響你我生活的創意人士。像這樣的回顧、歸納,還真讓人有些吃驚啊,不知不覺中我們竟悄悄的接受著這麼多的改變?!
瞧瞧這名單包羅之廣,涵蓋了設計、建築、藝術、美食…等生活各個領域,這就先以幾位名人為引,感受一下他們「撼動」的力道吧。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季節限定玩不完
限量商品,總是令人趨之若鶩,在「現在買不到就沒有了」的刺激感及「獨屬於我」的優越感心態下,往往讓人難以抗拒,是以各品牌總是玩不完、玩不膩。而伴隨限量商品而來的限量包裝,更是讓人沉迷其中、甚至不忍拆卸,只為了保留最完整的原貌。身為一個沒什麼品牌忠誠度的人來說,大概只有「季節限定」這幾個字會讓我眼睛一亮、不加思索就把貨架上的商品帶回家了。接下來就來介紹幾款針對不同季節、節日推出的限量商品,來看看有哪些會讓你想帶回家?
Mrs. Butterworth’s 變裝派對
Mrs. Butterworth’s 變裝派對
Mrs. Butterworth’s 原包裝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20位新興建築師的夢想渡假屋
想要好好放個假的感覺,隨著氣溫節節高升,尤其對於都市人來說,重回單純的生活、自然的環境,似乎是種不約而同的想望。在最新一期的wallpaper*中,進行了類似旅遊生活頻道節目「夢想渡假屋」的特別企畫,請來20位建築界的新秀們打造心目中的夢想之家。這個題目的基礎條件是:需座落在一個獨立的農村環境中,而且必須致力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雖然只能以模型呈現他們心中的概念,不過這20件精美的作品都呈現著活潑的形式、靈活的功能,也運用了許多創新的技術,而這些作品及其概念還真讓人希望有天能親眼見到實品呢!這就先來讓我們瞧瞧看吧~~~
雖然只能以模型呈現他們心中的概念,不過這20件精美的作品都呈現著活潑的形式、靈活的功能,也運用了許多創新的技術,而這些作品及其概念還真讓人希望有天能親眼見到實品呢!這就先來讓我們瞧瞧看吧~~~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原味包裝
在《不只是,包裝》裡,我們和大家分享過包裝設計的趨勢已不單單只是把產品包起來而已,能兼具某種附加功能、開發新的市場、提升質感、甚至能就是產品本身,這樣包裝會更吸引人注意。而在該篇文章的最後也提到另一種「回歸產品本質」的包裝形式,其實反而能從琳瑯滿目的貨架上脫穎而出--這也與我們去年參與食品展時的理念不謀而合啊:期望藉著呈現出產品本質,能讓消費者打從心裡感受其中的誠意!因此,就讓我們再多來看看這類包裝形式的案例吧!
Smirnoff Caipiroska
這系列思美洛輕酒精飲料好令人心動啊~透過一層一層剝除包裝的過程,成功的營造消費者對產品的期待,也很自然而然的搭起口味和飲料間的橋樑!之前對思美洛的印象:實在喝不太出來它強調的口味啊,而這個包裝就像是一種「原汁原味」的宣告(雖然不可能啦,畢竟它是酒精飲料呀,但如果這種包裝用在「果汁類」產品就會更有說服力)。不過台灣好像買不到…不然真想嚐試看看是否「包裝屬實」哩。(資料來源)
Smirnoff Caipiroska
這系列思美洛輕酒精飲料好令人心動啊~透過一層一層剝除包裝的過程,成功的營造消費者對產品的期待,也很自然而然的搭起口味和飲料間的橋樑!之前對思美洛的印象:實在喝不太出來它強調的口味啊,而這個包裝就像是一種「原汁原味」的宣告(雖然不可能啦,畢竟它是酒精飲料呀,但如果這種包裝用在「果汁類」產品就會更有說服力)。不過台灣好像買不到…不然真想嚐試看看是否「包裝屬實」哩。(資料來源)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2011米蘭設計週有哪些新鮮事?!
去年此時和大家分享了當時米蘭設計週有哪些有趣的創意,今年我們也別錯過這個線上神遊的機會!馬上就來瞧瞧這一年的累積,又激發了怎樣的設計能量!
這不是飄浮魔術!
乍看這個設計,一時不曉得它的用途,看到說明後才發現這竟然是一張椅子。椅子主體採用聚氨酯膜,這款材質向來用作精密儀器的包裝,擁有防震、抗壓等功能,極佳的彈性使其承受重量後依然能恢復原來的形狀,轉而用在椅子的設計,和簡約的靠背、扶手相呼應,白色和透明、金屬和膜材,既衝突又有趣味。
這不是飄浮魔術!
乍看這個設計,一時不曉得它的用途,看到說明後才發現這竟然是一張椅子。椅子主體採用聚氨酯膜,這款材質向來用作精密儀器的包裝,擁有防震、抗壓等功能,極佳的彈性使其承受重量後依然能恢復原來的形狀,轉而用在椅子的設計,和簡約的靠背、扶手相呼應,白色和透明、金屬和膜材,既衝突又有趣味。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所謂「大師」也走過的路
世上少有真正的天才吧,就算有,大概也寂寞到不行,因為沒人懂得他腦中瞬間建構的那些過程。身為凡人,這時能算是種幸福吧,篳路藍縷的試著走出自己的路,一路上還有人能懂得你說的執著、荒唐和苦;這會兒就有個人說他能懂,而他現在已是個所謂的日本設計大師,瞧瞧他曾經的如何如何或許是你現在的這般這般,你會不會覺得欣慰、受到激勵?
明明自己的設計要求也不過份,卻不時需要妥協?
在設計威士忌酒瓶造型時,為了凸顯酒類的個性、不想在一開始就受限於製造的條件(ex:瓶口要有一定的寬度、得要有一定的角度曲線否則容易破碎等等),於是他只畫了草圖就將設計完稿的工作交給玻璃公司;然而老是會碰到設計圖和草圖相差甚遠的的狀況。
明明自己的設計要求也不過份,卻不時需要妥協?
在設計威士忌酒瓶造型時,為了凸顯酒類的個性、不想在一開始就受限於製造的條件(ex:瓶口要有一定的寬度、得要有一定的角度曲線否則容易破碎等等),於是他只畫了草圖就將設計完稿的工作交給玻璃公司;然而老是會碰到設計圖和草圖相差甚遠的的狀況。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所有年輕設計師都該知道的29件事(下)
前情提要:
紐約一家品牌設計公司id29,將剛踏入這行的年輕設計師可能會有的疑問集結成29則「心法」。在上篇中,已揭露了SWEAT THE DETAILS、PLAY NICE、DON’T FEAR TYPE,BECOME ITS MASTER、DEFINE YOUR AUDIENCE、BE YOURSELF...等16則,剩下的心法也將在本篇全數公開囉。
17. SAY NO TO SPEC WORK
避免客戶不斷追加額外的設計品項,有一就會有二,這些在合約之外的東西會貶損了整個設計過程的價值、破壞你對設計一致性做的努力。在AIGA.org上有很多能處理這類額外需求的資源,例如信籤sample,你可以將這樣的資訊轉給客戶,暗示他們:你們的要求其實不太合理(資源是可以善加利用的,不過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見第19點)
紐約一家品牌設計公司id29,將剛踏入這行的年輕設計師可能會有的疑問集結成29則「心法」。在上篇中,已揭露了SWEAT THE DETAILS、PLAY NICE、DON’T FEAR TYPE,BECOME ITS MASTER、DEFINE YOUR AUDIENCE、BE YOURSELF...等16則,剩下的心法也將在本篇全數公開囉。
17. SAY NO TO SPEC WORK
避免客戶不斷追加額外的設計品項,有一就會有二,這些在合約之外的東西會貶損了整個設計過程的價值、破壞你對設計一致性做的努力。在AIGA.org上有很多能處理這類額外需求的資源,例如信籤sample,你可以將這樣的資訊轉給客戶,暗示他們:你們的要求其實不太合理(資源是可以善加利用的,不過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見第19點)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所有年輕設計師都該知道的29件事(上)
類似這樣的書籍、主題儘管屢見不鮮卻一定是話題保證,可見得不同的族群永遠有不同的迷失。從學校進入到業界的差距相信不僅是年輕設計師們會遭遇到的問題,不論如何是否能有前輩給予一盞明燈?
紐約一家品牌設計公司id29就藉由open house、擔任設計展評審等方式,期望能協助這群在設計之路上面臨轉捩點的青年們。多年下來id29累積了不少常被問及的疑惑,便集結了”29 things that all young designers need to know”刊載在一月份的設計雜誌《How》上。若你也正處於同樣的困境,或許其中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1.SWEAT THE DETAILS
設計,做的正是一種專業的溝通,也因此有關你個人資歷的任何形式展現(履歷表、部落格、作品…),在細節上都不容輕忽。好的雇主或客戶(「好」表示著有sense還有…錢…) ,肯定對作品有一定等級的要求,你想要吸引他們的注意,怎能不專注在更多呈現的小細節上呢?→建議閱讀《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紐約一家品牌設計公司id29就藉由open house、擔任設計展評審等方式,期望能協助這群在設計之路上面臨轉捩點的青年們。多年下來id29累積了不少常被問及的疑惑,便集結了”29 things that all young designers need to know”刊載在一月份的設計雜誌《How》上。若你也正處於同樣的困境,或許其中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1.SWEAT THE DETAILS
設計,做的正是一種專業的溝通,也因此有關你個人資歷的任何形式展現(履歷表、部落格、作品…),在細節上都不容輕忽。好的雇主或客戶(「好」表示著有sense還有…錢…) ,肯定對作品有一定等級的要求,你想要吸引他們的注意,怎能不專注在更多呈現的小細節上呢?→建議閱讀《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Wallpaper*2011設計大獎!
學設計、講求生活品味的人,一定不會錯過Wallpaper*這本橫跨設計、藝術、時尚、旅遊諸多題材的指標性雜誌!儘管它的消費品味和層級實在和一般大眾所能負荷的頗有差距,不過若是想成…開拓視野、從中領會另一種趨勢的細節或許也還不錯?
2011二月份以進行至第七屆的「Wallpaper* Design Awards 2011」為題,就讓我們來瞧瞧該期中六名國際評審選出了哪11項大獎!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瞎設計!
我們習慣搜尋很讚的創意商品、設計概念來激發靈感,但…美好的事物不是來不及追趕,就是徒留讚嘆卻也沒留下什麼其他後續;不過我們還有另一條路啊,從其他詭異、莫名(?)的創意、設計來自我警惕?
以下這些瞎案例(以蝦子隻數來評等),原本也是從「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創意/設計哩~但你從這些成果看到了什麼?換做是你,又會用怎樣的創意/設計概念解決問題?
用一種很歡樂、趣味的眼光來看,這個產品好像沒太大的問題,但又隱隱覺得它著實有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詭異感-熱愛啤酒的人,是熱愛飲用時的豪邁感吧,怎麼會希望將它倒在高腳杯裡呢?同樣地,產品介紹說道:「若你是葡萄酒的愛好者…又希望盛裝的杯子方便好拿…」但也失去了整個品酒的Fu啦~概念是貼心的,不過細想,還真有些無謂啊…
以下這些瞎案例(以蝦子隻數來評等),原本也是從「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創意/設計哩~但你從這些成果看到了什麼?換做是你,又會用怎樣的創意/設計概念解決問題?
用一種很歡樂、趣味的眼光來看,這個產品好像沒太大的問題,但又隱隱覺得它著實有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詭異感-熱愛啤酒的人,是熱愛飲用時的豪邁感吧,怎麼會希望將它倒在高腳杯裡呢?同樣地,產品介紹說道:「若你是葡萄酒的愛好者…又希望盛裝的杯子方便好拿…」但也失去了整個品酒的Fu啦~概念是貼心的,不過細想,還真有些無謂啊…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不只是,包裝
如果你只是一般消費者,你覺得「包裝」應該是什麼?或者,你是設計人,又會認為「包裝」可以是什麼?這兩個簡單的句子,卻巧妙包含立場的不同:「應該是…」代表了基本功能面的需求,「可以是…」提供的則是創意空間。
功能與創意,本就是進行設計必然考量的兩大因素,只是就「包裝」─這個在原始為了保護產品進而附帶產生的物件─而言,這兩點卻往往很難達到平衡。現代人已很能認同擁有吸睛圖像、特殊造型的包裝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力,然而貨架的競爭,發展出過度花俏的包裝,減少了對消費者使用方便(拆卸、組合)、確實保護產品的功能性思考;又如同服裝之於人的意涵,包裝能否體現產品的價值和精神?
以下略舉幾個包裝案例,供各位一起進行思考…
包裝=附加功能
在咖啡館、飛機上,當我們要使用小塊奶油,通常還得搭配其他餐具的輔助。而在這個設計中,以刀狀的薄木片為盒蓋,取下後可直接作為抹刀使用;同時,以幾何狀的不同色塊,代表不同口味的抹醬。木質、圓弧角度、幾何色塊,也頗有復古的設計感,當然,這種結合功能的包裝設計,還能延伸運用在冰淇淋、優格類食品上。
功能與創意,本就是進行設計必然考量的兩大因素,只是就「包裝」─這個在原始為了保護產品進而附帶產生的物件─而言,這兩點卻往往很難達到平衡。現代人已很能認同擁有吸睛圖像、特殊造型的包裝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力,然而貨架的競爭,發展出過度花俏的包裝,減少了對消費者使用方便(拆卸、組合)、確實保護產品的功能性思考;又如同服裝之於人的意涵,包裝能否體現產品的價值和精神?
以下略舉幾個包裝案例,供各位一起進行思考…
包裝=附加功能
在咖啡館、飛機上,當我們要使用小塊奶油,通常還得搭配其他餐具的輔助。而在這個設計中,以刀狀的薄木片為盒蓋,取下後可直接作為抹刀使用;同時,以幾何狀的不同色塊,代表不同口味的抹醬。木質、圓弧角度、幾何色塊,也頗有復古的設計感,當然,這種結合功能的包裝設計,還能延伸運用在冰淇淋、優格類食品上。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原研哉的設計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從商品(品牌?)開始認識一個設計師的吧。因為「無印良品」深受台灣人喜愛,也使得主導該品牌企畫、行銷的設計師原研哉逐漸廣為人知;關於他的資料、作品介紹,在書店、網路上都很好找,不過當我們看待他的設計,發出「好有日本風喔~」、「這就是簡約時尚!」…這些讚嘆其實並沒有如此理所當然,我們所看不見的思考過程,甚至比拿在手上的商品,更應該被叫做「設計」。
「現今這個世界雖然彷彿是籠罩在『品牌經營』的思想氛圍之下,但我認為並沒有必要去促使任何東西發散超乎其本質的氣息」身為無印良品的「操盤手」,原研哉當然不是認為品牌經營不重要,而是認為與其編織天花亂墜、塑造華而不實的品牌形象,不如落實在對品牌推出的產品、服務的考究上;再來,要去定位擁有這樣產品、服務的品牌風格,便會踏實、容易得多。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台灣設計師care什麼?--2010台灣設計師週
有點想知道:有多少設計師參觀了今年的「台灣設計師週」?而一般民眾對這個展出又瞭解多少?…純屬好奇。
今年設計師週的主題相當大,據總召集人廖軍豪的說明,主題中的第一個「Care」表達出台灣設計師的四個關注面向:文化、美學、省思、環保(以這四個英文字首的字母,組合成Care),使民眾能瞭解設計師們都在care什麼,而透過第二個「I care」期望民眾能思考自己的care又是些什麼。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透視‧設計:源自X-ray的創意概念
藉著設計,我們能夠重新看世界,凸顯、放大、渲染…發現更多值得珍惜、令人驚豔、激發創意的生活細節。這是向外探險的一條路,不過觀察敏銳、懷抱好奇的設計人,可不只滿足於此,他們把焦點轉向人體,開始了內部的冒險—結合X-ray的一連串設計創意。
剛開始,這是一個多麼酷炫的點子啊:將醫療或海關檢測儀的畫面運用到設計商品上。不過漸漸的,不斷複製、挪用,創意失去了新鮮度,也不再注入新的故事和觀點,現在再看這類的創意,早已過了那種能引人矚目的商品蜜月期。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夢想家:2010紐約ICFF國際當代家具展
繼四月份的米蘭設計週之後,全球設計師的焦點便移往北美,來到五月份的ICFF(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Furniture Fair)國際當代家具展。已經舉辦了22屆的ICFF,在廚房/衛浴的空間規劃、居家裝潢、家具設計上,提供了創新造型、材質研發的交流和展示。
今年於5/15-5/18在紐約舉行的ICFF,吸引了近2萬4千個廠商參展;2萬4千個廠商該怎麼看?除了爭取觀眾目光、令人眼花撩亂的現場攤位,ICFF的網站上也詳盡列出參展廠商的資訊,讓觀眾能更深入瞭解各家公司的設計作品,而不眩惑於一次展場的呈現。我們從這龐大的資訊中,整理出幾家有意思的設計公司和作品,和大家分享。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2010米蘭設計週線上看!
你大概和我一樣懷抱著無法親臨米蘭設計週(2010/4/14-4/19)的殘念…這個號稱「全球設計流行趨勢指標」的盛會,已有近50年的歷史,吸引著全球家居、家具、建築、服裝範疇的設計者,前來分享自己的創意概念和最新作品。日前剛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妹島和世,就曾在這個展覽中發表過可愛的兔子椅。
幸而我們身處在網路時代,儘管看展還是得看現場的才會過癮,不過藉此望梅止渴倒也不失為一時的權宜之計啦。在網路上看了不少今年米蘭設計週的資訊,看見一些有趣的創意團隊及其作品,這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2010/3/27-5/2於士林紙業加工間的「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建築展」,
即有展出這張兔子椅。
幸而我們身處在網路時代,儘管看展還是得看現場的才會過癮,不過藉此望梅止渴倒也不失為一時的權宜之計啦。在網路上看了不少今年米蘭設計週的資訊,看見一些有趣的創意團隊及其作品,這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讓城市,變成值得居民驕傲的品牌:Chaos株式會社的大阪造街計畫
日本深度之旅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觀光大城—大阪,但我們要先往幾條僻靜巷弄轉轉,探訪幾家隱身在這座城市裡、創意卻藏不住的設計小店!
第一站拜訪的是開創於1997年的超人氣家具工坊『Truck』,這家店專營皮革、木材家具的手工訂製生意,在show room裡,還能同時看到裁切、拼裝家具的過程。「保留原始木材風味」是『Truck』的品牌精神,他們會使用一般家具店淘汰的材料,卻能將瑕疵轉化為質樸的特色風格。樸素的懷舊感、人性化的溫暖,為人們打造出夢想中寧靜的家居生活,使得這個品牌推出後大受歡迎。
打造出許多人夢想「家」的『Truck』家具工坊。
第一站拜訪的是開創於1997年的超人氣家具工坊『Truck』,這家店專營皮革、木材家具的手工訂製生意,在show room裡,還能同時看到裁切、拼裝家具的過程。「保留原始木材風味」是『Truck』的品牌精神,他們會使用一般家具店淘汰的材料,卻能將瑕疵轉化為質樸的特色風格。樸素的懷舊感、人性化的溫暖,為人們打造出夢想中寧靜的家居生活,使得這個品牌推出後大受歡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