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卸掉「品牌」外衣後,還剩下什麼?

始終忘不了在高雄瑞豐夜市看到的震撼景象。

那是一個佔地約莫有十坪大的套圈圈攤子(套圈圈,夜市裡常見的遊戲。只消不到百元花費,換來一籃小圈圈,便可試手氣、練準度,把你眼前看中的商品套回家),這樣的攤位大小在寸土寸金的擁擠夜市裡,顯得格外闊氣與舒適,讓人不由得有想靠過去的衝動。好不容易擠過人群,一個踉蹌後抬頭映入眼簾的是誇張至極的階梯式商品。雖說套圈圈也不是個什麼新鮮遊戲,以前逛夜市也看過、玩過,但不知怎的,我竟被眼前這十坪大的階梯式商品給震懾住了!各式大大小小、價值不等的玩具、玩偶,相當整齊地排列站好,鮮豔飽滿的色彩在暗夜的襯托下顯得更加醒目與刺眼,彷彿每個玩具、玩偶都在大聲對客人吶喊著:「選我!選我!」。


記得之前在「Rebrand,品牌重整的力量」一文中提到了個小遊戲,試試看自己一天之內會接觸到幾個品牌。相信無論是誰,實際回想起來其結果都將是不計其數的多,令人訝異原來自己其實生活在一個「品牌氾濫」的時代!特別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網路年代,品牌渲染力與曝光度有了更多層次的行銷管道;但相對地,品牌也有了更多機會與同質性的競爭對手被放在同一個檯面下作比較。而你、我,我們這些行銷人口中所謂的「消費者」,更像是被眾多品牌商標堆砌成的無形高牆所包圍著,如何在一片同中求異的品牌紅海中作出選擇,無非是憑著自己的需求、喜好、衝動與盲目。就像夜市裡的套圈圈遊戲,你想要套中哪個商品?為什麼?。

爸爸說:「我想要套中玩具車,因為我兒子想要。」

小孩說:「我要海綿寶寶,因為我喜歡海綿寶寶。」

男友說:「前面的我不要,我要套中後排的,因為我很厲害。」

女孩說:「我不知要哪個,反正可以中就好。」……..

我想,每個人的選擇理由都是百百種,但對品牌商而言,他們會希望我們的選擇是出自喜好吧。因為,需求可被取代性高(只要是玩具車都可以),而偶一為之的衝動則談不上常態,更別說盲目了,只是為了有而有…..;唯有喜歡,才有關係的產生,才有構成忠誠度的可能。而這,才是品牌商追求的終極效益啊。只是,你、我,為何選擇這個不選那個?除了抽象的喜歡與偏好之外,與品牌的生成又有甚麼關係?我,不禁反問自己。

「那妳呢?妳想套什麼?」身旁友人的提問將我拉回現實。

「我想要套小叮噹。」我堅定的說。

「妳還真厲害,果然是小叮噹的粉絲,這麼多東西我看來都一樣,妳居然一下就看到小叮噹。妳到底為什麼喜歡小叮噹啊?」友人戲謔地問。

「當然因為小叮噹可以實現我所有的願望啊!」我一派天真回答道。

是啊!「實現夢想」是小叮噹的特質也是吸引我的原因啊!對我來說,小叮噹不單單只是個有著圓滾滾的身軀、萬能口袋、怕老鼠又沒有耳朵的玩具貓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為了幫助大雄、實現他所有願望所展現出的堅毅友情啊。這感性面的象徵,就算是脫掉小叮噹的藍色外衣依舊鮮明的。而品牌也是一樣,品牌之所以要能吸引人,讓人心甘情願地成為其粉絲,就要有自己的個性與主張,要有堅實的內在讓人家上癮。否則,脫掉令人目不暇給的外衣後,還能讓人記得什麼?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品牌,對很多人而言似乎是唯一的血路,也是活路。但這品牌化的過程中,似乎大家都只一昧地往外添加美麗、添加故事、添加花招、添加不同,卻忘了反思為何添加?若卸下這一身後,品牌還剩下什麼?

我常覺得,品牌就像個人。做人要有自己的觀點、個性與態度,品牌也是一樣,要有自己的個性與主張,唯有做自己,才會精彩、才會與眾不同!追求品牌化的過程,其實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而你,認識自己的品牌嗎?


(Text By Ling Ch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