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2010全球最佳品牌,誰稱王?

日前,由全球最大的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針對2010的各大品牌的組織建立、品牌管理,提出了「Best Global Brands 2010」年度報告,不只列出了100大的榜單,也針對每個品牌的經營提出了參考建議。


「Interbrand」的報告提到,金融風暴造成08-09年消費市場的衰退,到了2010年終於到達了停損點、開展出新的機會,科技/產品的研發、媒體傳播媒體的進化,消費者行為產生較前兩年更為劇烈的轉變,連帶著品牌管理也必須回應消費者—品牌的根本—的不同而改變。 

然而,也有些品牌仍在傳統的狀況中掙扎、找不到較好的因應之道,「Interbrand」的建議是:更加專注於貼近消費者的生活、思維,並確實扮演好企業公民的角色,以維持品牌的一致性;當然,品牌自身的創造力、建立消費者的忠誠和提高產品價值,在今日同樣重要。


「Interbrand」最佳品牌年度報告前十大:
1. 可口可樂。其品牌象徵的樂趣、自由精神,在消費者心中仍十分穩固,它不僅靈活運用新的行銷平台(FB、Twitter等),也能針對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推動精確的行銷策略。然而,碳酸飲料之於消費者健康這樣的議題,依舊是未來可口可樂面臨最大的挑戰。
2. IBM。除了增強自己的產品,IBM在網路經濟市場更佔有競爭優勢,達到了高營利並創造新的價值,同時也是良好的企業公民。
3. 微軟。該品牌採取鞏固自己的產品市場而非創新,來因應過去兩年來的經濟衰退;儘管競爭對手新招不斷,努力護盤的微軟仍穩坐市場龍頭,今年則開始研發創新科技,更值得期待。
4. Google。侵犯用戶隱私、退出中國市場等事件雖然對該品牌造成極大衝擊,然而其擴張業務範圍的能力、不斷創造話題的創意,仍無庸置疑。
5. 通用電器。該品牌集中開發不同價格帶的新產品以開創商機,然而這種較低成本、快速開發市場的經營模式,也有其風險,靜待考驗。
6. 麥當勞。進入咖啡市場、推出優質健康的菜單選擇,增進了該品牌的成長,加上長期以來麥當勞投注相當心力建立自我形象,更提升其品牌價值。
7. Intel。該品牌投入大量資源在推動個人電腦、伺服器市場兩項業務,也致力整合未來運算科技;只是「未來」,仍需時間來驗證其努力成果。
8. Nokia。該品牌持續作為行動通訊的領導者,然而在智慧手機的發展上卻落後其他競爭者,同時,如何建立起更有效能的產品生態系統,也是他們將面臨的挑戰。
9. 迪士尼。主題公園、電影、商品的熱賣,使該品牌成為娛樂產業龍頭,然而隨著消費者期待得更多,也挑戰迪士尼在經營上的創新,而非僅僅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
10. HP。近年逐漸轉型為商品銷售及服務性品牌,其成功在於業務的有效擴張和內部員工的認同、執行。

其中,「Interbrand」也提到了強勢品牌十大原則:
1. 兌現品牌對內部員工、外部消費者的承諾,建立品牌的信仰和忠誠。
2. 維護品牌的商標專利,防堵山寨產品挪用。
3. 將品牌的價值、定位、主張,明確地和組織共享。
4. 培養對應市場變化的反應力。品牌應該不斷更新自己、尋找進步的空間。
5. 堅守品牌的核心價值,以真誠的態度回應消費者期待。
6. 當網路拉近了不同國家、市場消費者的距離,品牌必須確認他們的需求都有妥善得到回應。
7. 建立消費者對品牌背後精神、價值的認同。
8. 在不同的市場仍要維持品牌承諾的一致性。
9. 善用運用新興媒體,提高品牌的能見度,與目標群眾溝通。
10. 訂定有別於競爭者的品牌定位,並由此區隔、開發品牌的產品特色。

上面所提到的,皆是經營品牌的基本原則,只要是品牌操作稍有經驗的人都能明白,只是在這份報告中又被重新提出,更對應出理論與實際市場經驗的結合。簡單的道理,卻是品牌經營最根本的概念,也越容易被人遺忘;當市場不斷變動、消費者期待加速轉變,除了靈活運用更具有創意的行銷、公關手法,品牌更要固守原始精神,才不會迷失在欲求不滿的市場需求中。

在此份報告中,當然有更細的品牌市場觀察,大家可自行更深入參酌。除了在意排行榜的名次、品牌的市值消長,旁觀者如我們,是否能換一個角度,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到自己品牌的借鏡?


資料來源:Best Global Brands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