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幻羽舞影-時尚頑童高堤耶與編舞家蕭畢諾舞台服裝展》,展出法國服裝設計師Jean-Paul Gaultier為現代編舞家Régine Chopinot所創作—包括「服裝秀」、「樂事」、「拳擊K.O.K.」、「巴哈獨舞」等—12齣現代芭蕾舞劇(1983-1994)的舞衣及配件,另外還有服裝手稿、舞台劇照和影像共145件作品。
如果只是一種對時尚的反諷,也許就僅止於此了。
誇張的裙撐、多餘的裝飾...影響人的動作,貼身的造型、勒緊的馬甲...讓人幾乎不能呼吸。這些反諷是那麼顯而易見的,大可毫無限制地不斷複製這種誇大、膨脹的過程,但它們卻可能變得與自己想要嘲諷的對象一樣流於形式地空洞。
反諷,也有恰到好處的點,更厲害的是另轉出自己的觀點。
左:服裝秀系列-累贅飾物。超乎尋常比例的各類配件,挑戰舞者如何保持平衡的協調性。
中:服裝秀系列-抱枕靠墊。或結成舞裙、或成為護襠,使得舞者如同一個人形抱枕。
右:服裝秀系列-最潮裙撐。類似鳥籠的誇張裙撐、鞋子上的厚重流蘇,在舞者各式的扭曲姿態下,發揮得淋漓盡致。
甚至,我們不以自己的內在作判斷、不再從我們本質為何來出發,披披掛掛那些我們信以為真的事物,其實仍舊可以前行,只不過有些踉蹌、只不過姿態窘迫。
人忽視衣著(外加之物)與身體(自然)的拉扯,這是Gaultier和Chopinot想嘗試暴露被遮蓋的部分。以舞蹈形式提出思考,有時會有更強的洞見;在此,尤其是比單以雕塑般風格化的服裝做
反諷更為有力;舞蹈、或說人的肢體,是最直接的陳述,控訴種種對身、心、靈上的妨礙。
左:服裝秀系列-漫舞隆凸。結合男性西裝打扮與芭蕾舞裙,模糊必然的性別角色。
中:服裝秀系列-胴體窗景。衣服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開了個洞,以詼諧的方式處理隱性的炫耀心理。
右:服裝秀系列-喘不過氣。緊繃的馬甲或網紗、褲襪限制了男女舞者的動作,而使得表演動作更突出。
舞蹈是種很難理解的藝術形式嗎?用一種最單純的方式體會:在觀賞舞蹈的同時,人重新發掘可以運用身體的方式、如何不假他物來自我表達,較之於不斷push、拓展體能極限的運動,舞蹈倒像是種在侷限中的無限,個人灌注的意念從不能再更伸長的手臂、不能再更彎曲的軀幹向外延伸。身體,作為人最根本的展示,它所具備的藝術美感、批判力量,使舞蹈在各種表現形式中是那麼特殊。
除去了舞蹈的部分、除去了相輔相成的部分,這個以Gaultier服裝為主角、將Chopinot舞蹈淡化僅只是個起因的展覽,實則硬生生削弱這些服裝原本可以表達更多的內涵。展中,我們能看見Gaultier的鬼才、幽默...都沒錯,但仍只是將它們、將觀眾放在伸展台的上下,而沒能給它們足夠的舞台。
無論如何,Gaultier和Chopinot,以自己的已知互補了對方的未知,使得形式與內容相互滋養變得豐富,產生了不能分割的有趣效應,至於觀眾是否能領會到這一點,而不只看見誇張、華麗、滑稽的某些片面,似乎也是這樣的舞碼想對觀眾做的一種實驗。
這麼說來,人們半仰著頭(作品都被半高吊起)、以朝聖的心態觀看時尚大師Gaultier的這些作品,其實也是在上演一知半解、未明究理的諷刺劇碼了。
<幻羽舞影-時尚頑童高堤耶與編舞家蕭畢諾舞台服裝展>
時間:2010/5/29-8/15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圖片來源:幻羽舞影展覽部落格
(Text By Amber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