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一顆藥的旅程—醫睿醫藥科技公司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這句江湖賣藥的名言,只是在欺騙良民,卻也顯示東方人對藥品的莫名依賴。藥品,除了最原初治療疾病的功能,到了近代,更增加了日常保健的功效;在逐漸成為「生活必需品」的同時,醫藥市場不論供、需,都開始講究藥品的「包裝」─此包含了品牌建立、產品包裝、行銷方式等—糖果似的藥丸,形狀多樣、色彩繽紛,除為了解除「良藥苦口」的心理抗拒,也顯示著人對藥品態度上的轉變。

掌心上的一顆小小藥丸,其實經歷了這樣一段消費者看不見的旅程。


藥品的行銷、包裝,在台灣還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接收此次專訪的醫睿醫藥科技公司董事長簡督憲博士說道:「台灣的醫療生技業,還沒有這種全面性的認識,一方面傳統產業不善於接受新的東西,二方面或許是基於自古以來的儒家趨近保守的中庸思想,不懂得行銷自己。」

然而從實驗室研究,一直到上市生產到消費者的手中,藥品所需要的管理,甚至要比一般商品來得嚴謹。傳統的方式,這些過程一貫仰賴在實驗室作研究的博士們,但是,什麼樣的藥品有開發的價值、符合市場需求、該怎麼使消費者認識進而產生信賴,實際上卻是另一門大學問,這正是台灣醫療生技業所缺少的那塊拼圖。

醫睿醫藥科技公司則期望能藉由他們的專業服務補足這塊不足。簡博士表示,台灣醫療生技的發展已有二十五年,花費了上千億的經費投注在研究上,也的確做出了些不錯的成就,只是產業的思維和學術界的大不相同,兩者實際上是缺一不可的;醫睿則提供傳統方式所缺乏的藥品開發過程、風險、速度、價值的管理,經過整合推廣,將高附加價值的藥品推向全世界,使每一分投注開發的心血得到應得的回報。

在策劃、籌備了一年多之後,醫睿正式成立;而一家新興公司,要在這樣高科技、高專業、也高風險的產業裡,打造一番新局,品牌形象的建立就顯得格外重要。「一般人不太懂品牌的價值,」簡博士說:但是「為什麼一個LOGO能值這麼多錢?舉例來說,我們提到拜耳會想到什麼?『喔~拜耳,I can trust!』,這就是所謂的品牌力量」。尤其對人輕忽不得的健康,更需要消費者的信賴,品牌代表著整個公司/企業的願景、在該產業中的專業地位、對產品品質的承諾…而不只是一個設計過的LOGO、一個漂亮的命名。

因為意識到應與傳統作法有所不同,必須做出品牌的個性與專業,於是醫睿找上名象品牌形象設計公司為其進行CIS的設計規劃。首先便是要確立「醫睿」的品牌定位,透過醫睿的專業服務,提供現行產業所缺乏的:整合生產→製造→上市的各項專業,並做控管、提高效率,而是一個「垂直、整合的生技藥品開發管理顧問」。

在確立了醫睿作為洞察整個產業先機的先驅定位後,也才能為後續企業識別設計、經營方針…理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名象在第一波企業識別提案中提出許多設計方向來找出雙方對風格、品味、表現方式的平衡點,到了第二波的提案,則朝著醫睿的需求、意見做出修改。這段品牌建立的過程,也正如醫睿對自身服務的講究,要求精準與細節,充分瞭解、有所堅持,為的是讓醫藥管理的新概念,以現代化的方式,和業界、消費者做溝通。



名象為醫睿設計之整套企業識別系統。
其中主體LOGO的幾何造型,具有新造型主義蒙德里安風格,以詮釋醫睿嚴謹、踏實的專業態度。中央的焦點,則代表整合領導所需的睿智觀點,如膠囊般的輪廓點出產業類別,並選用藍色的科技、理性,綠色的健康、樸實,橘色的創新、能量,作為色彩管理的重點。另外,英文名EffPha字母起首與收尾處,皆強調細膩傾角,俐落的線條和比例,打造出獨特的現代感。

「關於品牌,台灣目前仍較偏重個人主義,如:潤泰集團尹家、裕隆集團嚴家等,但品牌應該要能超越人有限生命的限制,承諾的更為長久,這也是醫睿對自己的期望。」於是在醫睿的名片編排上,人名、職稱退居在第二位,使接過名片的人首先注意到的便是公司英文名稱「EffPha」、企業LOGO,這樣的細節,代表著醫睿對生產者/消費者的承諾:「您的心血/健康,我們是以一個企業的宏觀、長久生命,為您把關。」

雖然消費者並不瞭解,一顆藥的生成得經歷怎樣的過程,然而醫睿所做的正是補足這些不為人知的部分。在流行病/慢性病越發常見的現代,醫療生技品牌的經營,讓注重健康的現代人有足夠的信心相信所吃下的藥品,的確能帶出正面的功效。醫睿只是台灣醫療生技產業轉變的一小步,簡博士更期待整個產業,能跨越實驗室的高牆,更主動、更活潑地和消費者建立嶄新的溝通語言。

(Text by Amber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