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一頁台北>的下一頁


小凱(姚淳耀飾)總是蹲坐在書店的一角,唸著法語教材書,思念著去巴黎留學的女友;書店店員Susie(郭采潔飾)則被這個看起來有些寂寞的男孩所吸引…為了籌措去法國的旅費,小凱找上黑道老大豹哥(高凌風飾)借錢,豹哥答應幫忙的唯一條件就是替他帶一個包裹去巴黎…就在飛往巴黎的前夕,小凱在夜市巧遇Susie,不料他手上的不明包裹,竟讓自己和Susie被警察與黑道追緝…

相較於<艋舺>的生猛有勁,<一頁台北>像是一道口味清爽的甜點;近期內能看見國片有這麼不同的操作和呈現,實在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暫且不論電影本身的優劣。

採取大量媒體曝光、明星造勢的<艋舺>,成功帶起人們對草根文化中血氣情義的緬懷、台灣傳統文化的熱潮,然而後續引發美化黑道、消費傳統文化的討論,只怕<艋舺>功、過皆有。

而小品式的<一頁台北>,則以一種素人姿態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正因為劇情連結了許多生活日常,這些場景也自然成為本片宣傳的管道:你能在誠品聽見廣播傳來郭采潔邀你共賞<一頁台北>的聲音,在捷運站的液晶螢幕看見本片「捷運站請勿內奔跑」的段落,勾起畫面內外雙生的趣味,又或是在全家便利商店接收到「購買現煮咖啡就有機會與演員共度咖啡時光」等抽獎活動,以及上映前導活動「一頁台北‧哪裡我最愛」,邀請大家分享台北最令人心動的角落…藉由小型異業結盟,把「置入性行銷」深入隨處可見的生活角落,迅速在網路、口傳間達到極佳的宣傳。平易近人、潛移默化,正是行銷的高招啊,沒有強勢、高調放送,卻有棉裡針那般看似輕柔卻針針紮實的宣傳效果與話題性。



<一頁台北>給我的感覺接近多年前的<十七歲的天空>,都是從懵懂未知展開對另一個世界的初體驗,用年輕人的視覺和語法,形成一種和觀眾間的默契,雖然仍舊逃不了討好觀眾(笑點的設計)的嫌疑,卻還是比<艋舺>做的好些,至少本片的角色設定、對話邏輯都還落在一定的節奏上。

儘管如此,仍舊不怎麼喜歡主角捲入黑白兩道追逐的設計,是一種被濫用且解釋粗淺的「魔幻寫實」(某程度上,當人被置入「魔幻寫實」的時候,不太分得清「魔幻」與「寫實」的分界),而硬要把戲劇的衝突性套在現實中。本片把重心放在角色互動的魅力,追逐事件則做為角色關係的催化劑,但也僅僅只有這個功能,觀眾心知這不會是怎麼了不得的重大案件,也不會去care包裹裡裝的到底是什麼,使得這個追逐事件(push全片行進的動力)顯得有些草率、空洞。這樣的美中不足,難道是因為有一好沒兩好嗎?

但反過來說,案件缺乏懸念、驚奇,倒讓人更能專注於角色的互動,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喚起觀眾渴望某種令人溫暖的瞬間。例如:為了女友學習法語、會對人感到好奇、碰上了麻煩卻仍對伙伴不離不棄…那是真實人生中不太會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某種「計較」,若是付出了卻得不到對方認同(小凱的女友並不認為他為她學法語是件浪漫的事),往往會就此打住,不再執著;而我們上次對陌生人表示關心和好奇,卻不擔心自己被當成神經病或好管閒事又是何時?...儘管我們期待他人主動釋出善意,自己卻怎麼也無法「抱持被拒絕的心態」自我表達。而那種日劇般、現實生活中久違的溫柔,隱藏在這部電影之中。

本片營造出微妙的幻夢氛圍,成功抓住了人們對現實生活不滿足的心理,只是要達到導演:「希望大家看到時可以認同這是台北,又可以發現以前沒有看到的感覺」恐怕還有一段差距。除了片名的提示之外,<一頁台北>還不能算是部城市主題電影,台北充其量只是故事的背景,不僅我們不會認為主角的遭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太過離奇、非台北的真實),角色的設定也沒有絕對的台北性(要說是香港人、新加坡人…似乎也OK,這是因為角色展現的是都市人「共有」的渴望)--除了鄉土劇是很鮮明的台灣文化產物,其他台北元素,都只是場景,而沒有展現出台北之所以為台北的文化特性。

公平來說,要達到這個要求是很困難的,因為就連說,我們都很難說出台北是什麼?代表了什麼?這些問題當然不是誠品、大安森林公園、師大夜市…這些「地點」足以說明的,因為台北還太年輕、太複雜、太不穩定,以致於連「巴黎=浪漫」這種刻板印象還無法套用;於是我們的確看到了在我們生活的場景搬演了一則動人故事,但故事裡對溫柔的渴望,卻不一定只有台北人才會有共鳴。

外文片名「Au revoir」是法文「再見」的意思,而我們往往只記得它作為告別的解釋,離開台北、離開家,離開這個我們無法定義、說不出有什麼感覺的城市;但它也是「再一次看見」的意思,再看一次台北,除了風景,能不能看見更多之於生長、居住其中的我們更多的意義?<一頁台北>的下一頁,就在挑戰這份溫柔能不能繼續萌芽了。


(Text by Amber Chang)


資料來源/「原子映象官方部落格
導演/陳駿霖
演員/姚淳耀、郭采潔、張孝全、柯宇綸、高凌風、姜康哲
影片年份/2009
出品國/Taiwan 、USA
出品/Atom Cin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