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盒中的天堂」是學學文創志業與中國鮮氧文創合作的全球巡迴展。『展出包括徐冰—被《美國雜誌》譽為當代最受矚目的中國藝術家—以手工活字版印製的四千多字「天書」;被Andy Warhol稱為「最現代的攝影師」的Christopher Makos,以白雲幻化表現天堂的靈光乍現;數位圖元藝術始祖eBoy用電腦點陣圖形,建構虛擬的伊甸園…』是啦,上面雙引號裡的文字是從新聞稿擷取的;讀著這些認識的不認識的、似乎頗有來頭的藝術家們的資料,是會讓人眼花撩亂的,一直到了展出現場,也有同樣感受。
上:創作者-徐冰。手工活字版印製的四千多字卷軸,並被放大成鋪天蓋地的書頁。
此作品以攝影方式展示。
中:創作者-Christopher Makos。以白雲幻化表現天堂的靈光乍現。
下:創作者-eBoy。用電腦點陣圖形,建構虛擬的伊甸園
會說眼花撩亂的意思是,在看111位藝術家、共兩百多件作品的過程中,偶有一種迷惑。原因之一,在於這個共同主題過度空泛(如同小學作文題目:「我的志願」一般。甚至,了無新意);你能在某些作品旁的說明裡,看到該藝術家為「天堂」下的註解,但部分作品卻怎麼也看不出與主題的關連。當然,我不認為創作能被文字化才叫做切題,或是作品中非得呈現出具有相當「天堂」意象的元素才行,因為那牽涉到藝術家詮釋與傳達的修練;然而在這樣一個能夠自由發揮、各自表述的主題下,有的作品顯而易見、有的則需要琢磨思索,若沒有在策展時,針對各個作品的不同呈現做出整理編排,只是一股腦的掛上牆面,不免會有硬扣主題的嫌疑,更看不出藝術家們對這個命題想表達的概念及態度。
上排、由左至右,創作者:
Alexis Georgacopoulos(設計師)、伊藤桂司(廣告監製)、Guillermo Aymerich Goyanes(藝術家)、
下排、由左至右,創作者:
Mareike Auer(設計師)、Demakersvan(設計師團體)、Julien Pacaud(插畫家)
原因之二,這兩百多幅作品皆為平面展示,但其中部分實為裝置藝術、立體創作,無法完整展現作品的原貌是相當可惜的。我想這和展品運送、展場大小等技術面的不可抗力有關,然而回歸到這個企圖龐大的主題上,竟然只能以平面傳遞「天堂」的概念?除了可惜,或許還會產生出...人對完美境界的詮釋、想像與追求,或許還是有點陷入表面功夫的遺憾吧。
承上,《魔盒中的天堂》實際上是中國鮮氧文創發行的刊物《魔盒》延伸出來的展覽,展品取自《魔盒》─集合全球藝術家願意以同一主題創作、共同出版的作品集─當然就只能是平面的呈現,卻也由此凸顯,出版編輯與展覽策展需有不同的考量面向。
中國鮮氧文創主編王喜生與《魔盒》。《魔盒》突破設計/藝術書籍皆為專業人士閱讀的不成文慣性,盒中除一本創作專輯外,也將所介紹的作品,製成一張張的圖卡,可供非專業人士收藏(這倒是一個不錯的idea)。
或許,《魔盒中的天堂》展量驚人,能去說服、動員、集合這群藝術家的執行力,卻絕對凌駕於主題呈現之上,堪稱此展最成功的地方;只是當今日的我們,能越快速、大量獲取資訊時,資訊的整理/編排便顯得越發重要:我們在看什麼?要看什麼?...編輯、策展的重要就在此。另一方面,全球的人們已不乏相互交流的管道(假定我們也對資訊有了好的整理/編排),時時去思考所接受的訊息、融會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便是觀者自己的責任了,不然「激盪」永遠只會是好聽話,資訊儘管繼續爆炸,也炸不出什麼新天堂。
(Text By Amber Chang)